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ISSN 2095-8870 CN 31-2107/G3

延伸阅读

徐家汇科技探源

202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上对我国的科技发展作出重要指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为响应全国两会对科技发展的号召,《竞争情报》杂志策划了以“探寻科技之根”为主题的行走活动。由于上海市徐家汇地区在明末清初就是“江南科学计划”的肇始之地,中国最早的天文台、气象台、图书馆和慈善学校等都建于此,因此编辑部本次行走路线定在徐汇区,路线途经重要的科学技术相关站点,于3月22日下午在杂志顾问张左之老师的导引下,成功开展了“科技寻根之旅——从‘科学启蒙’到‘科技强国’ ”的活动。


土山湾博物馆

我们首先探寻了蒲汇塘路55号的土山湾博物馆。土山湾,位于上海徐家汇南端,肇嘉浜在此转弯,因疏浚河道,堆土成“山”而得名。1864—1960年,教会在这块土地上创设土山湾孤儿院,在抚养孤儿之余,还创办了工艺品厂,绘画、雕塑、印刷、木刻、金工等无所不包,很多新技术、新工艺都发源于此,如土山湾彩色石印机、土山湾工艺所制作的彩色玻璃以及远近闻名的“海派”黄杨木雕等,形成了颇具影响力的土山湾文化。

其中,土山湾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中国牌楼,曾参加过1915年、1933年和1939年三届世博会,并在1915年旧金山巴拿马世博会上获最高奖“甲等大奖章”。它的制作工艺既继承了我国古代的一些传统技法,又渗入了当时土山湾在传授的西方透视学原理,是中西雕塑艺术和审美理念的完美结合。土山湾的历史,彰显了中西方技术、文化相互交融的痕迹。


徐光启纪念馆

沿着马路,我们来到了南丹路17号光启公园,参观徐光启纪念馆。作为与黄道婆并称为对上海影响最大的人物,徐光启是中西文化交流和中国近代科学技术事业的先驱之一。在明末天下危亡之际,他忧国爱民、清廉勤政,倾心竭力以实学救国利民,在西学东渐,引进西式火器和发展明军炮兵抵御后金,引种和推广番薯、良种水稻等高产抗逆作物等的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面对当时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徐光启不仅试图组织人才队伍在道理和技艺各层面虚心译介、学习和利用西方优秀文明成果,还提出了逐步而全面地理解、融汇并超越的发展路线,这与现今科技情报的发展目的是相似的。

作为一个受到了欧洲文化影响的知识分子,徐光启在科学上的活动打破了传统学术的定势思维,接受了欧洲学术的新理论、新方法,从而成为中国科学技术史上一个划时代的人物。他对待技术的务实和严谨影响着上海的城市基调;他的《农政全书》至今仍然影响着人们。


徐家汇观象台

穿过徐家汇书院前的广场,我们来到了在闹市中颇显静谧的徐家汇观象台。徐家汇观象台由法国天主教耶稣会于1872年成立“江南科学委员会”后建立,是中国最古老的气象观测站,号称“远东气象第一台”,现为上海气象博物馆。它曾经准确地预报1879年7月的台风,拉开了中国天气预报的序幕;于1895年绘制了中国首张东亚地面天气图;还先后于1926年、1933年两次参加国际经度联测。徐家汇观象台的建立与发展沿革也反映了徐家汇在近代中西方科技交流的历史。

自1872年12月建站以来,徐家汇观象台及其后继者上海中心气象台的气象观测资料从未间断。2012年11月12日,适逢徐家汇观象台建站140年之际,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雅罗授予其国际“世纪气候站”证书,以表彰其对世界气象组织全球系统和计划做出的突出贡献。


钱学森图书馆

我们来到华山路1800号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的钱学森图书馆。钱学森生于上海,是我中国科学院院士暨中国工程院院士,是我国杰出的空气动力学家和系统科学家、工程控制论的创始人之一,在我国的“两弹一星”工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为中美两国的火箭、导弹和航天计划都做出过重大贡献,1991年被中国政府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1999年被中国政府评为“两弹一星元勋”。

在钱学森的努力下,中国向太空发射了第一枚人造卫星,在数十年里培养了新一代的科学家。而钱学森的事迹产生的影响不仅仅是科学层面的,还是科技战略层面的,参与擘划中国现代科技事业尤其是推动技术科学建制化,从整体上大大提升了中国的科技能力,提出了培养“工程师+科学家+思想家”式科技帅才的理念当前,中国正在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急需造就新一代像钱学森一样能够跨越专业鸿沟把握科学技术发展方向并对国家科技发展战略、重大科技项目研究等产生重大影响的战略科学家。


世界社

走过“网红地标”武康大楼,我们在武康路395号楼下驻足。这里曾是世界社的旧址。1912年,蔡元培、吴敬恒、汪精卫、李石曾等8人以“保障正当人道,介绍真理之科学”为号召在上海组织世界社。

在上世纪30年代,世界社投资世界书局,创办世界学校,向国人传播西方先进的文化,发扬学术、普及文化、改进社会。从传播革命学说开始,渐渐扩展到著述出版、学术研究、教育文化和社会经济思想事业。其投资的世界小学,还是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被誉为世界“光纤之父”的高锟的母校。世界社在新旧历史交替之际作出的努力仍然指引着后来者追求科学、弘扬文化。


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从武康路到永福路的尽头,坐落着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ISTIS)。1959年3月,第一次上海科技情报工作会议通过了《关于加强上海科技情报工作的意见》,明确ISTIS是全市的科技情报中心。1995年,ISTIS与上海图书馆合并,成为上海市科技行业的情报中心以及前沿技术发展的研究中心。


ISTIS还是上海市首批十五家重点智库之一,长期为科技、产业、文化等领域开展决策咨询与研究服务;其主办的《竞争情报》杂志为读者提供最新的竞争情报资讯;举办的竞争情报上海论坛(SCIF)则聚焦最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邀请国内外相关人士探讨科技界和情报界热点,引起较大的反响。

从明代著名科学家、政治家徐光启,到发扬新工艺、新文化的土山湾;从记录天气、也记录了中西方科技交流痕迹的徐家汇观象台,到“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归国作出巨大贡献……这一段段值得铭刻的历史,无不映衬着近代以来徐家汇地区科学和教育的普及。那场“江南科学计划”的影响,至今仍在徐家汇遗存的一栋栋老建筑中闪烁光芒。



发布日期: 2023-03-28    访问总数: 450